首先说“酢”怎么读:应该酢cù. 同“醋”,说明这个草的酸的。这是正确的读音。
但是目前很多人读“酢[zuò]”。在《中华本草》中酢浆草就排列在“Z”开头的拼音之列。
酢浆草春夏秋不间断开花,以春秋凉爽时间花开最盛;由于酢浆草低矮,生长快,开花时间长,花开时节十分壮观,因此它常常作为绿化草坪使用。我说到这里的时候,有些人会说我见过,某某小区或公园有。其实万荣县草坪使用酢浆草的不多,红花酢浆草的拼音怎么写,使用车轴草(三叶草)的很多,它们有一点像。
酢浆草春夏秋不间断开花,以春秋凉爽时间花开最盛;由于酢浆草低矮,生长快,开花时间长,花开时节十分壮观,因此它常常作为绿化草坪使用。我说到这里的时候,有些人会说我见过,某某小区或公园有。其实万荣县草坪使用酢浆草的不多,使用车轴草(三叶草)的很多,它们有一点像。
红花酢(音cu,同“醋”)浆草,又名大酸味草、紫花酢浆草等,是牻牛儿苗目,酢浆草科酢浆草属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无地上茎,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,外层具褐色膜质;叶基生,被毛;小叶3,扁圆状倒心形;托叶。
这个植物的特点是“小叶三枚,倒心脏形”。我还观察到酢浆草一个现象:白天三个小叶“张开”,没有阳光或晚上就“收缩”了。
3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·红花酢浆草 3.1 拼音名 Hónɡ Huā Zuò Jiānɡ Cǎo 3.2 红花酢浆草的别名 大叶酢浆草、三夹莲、铜锤草 3.3 来源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。
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
【性味】酸,凉。
【用法用量】0.5~2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,或煎水洗。
历代各家论述:(来源:百度《酢浆草》)
①《唐本草》:主恶疮瘸瘘捣敷之,杀诸小虫。
②《本草图经》:治妇人血结不通,净洗细研,暖酒调服之。
③《滇南本草》:治久泻肠滑,久痢赤白,用砂糖同煎服。
④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杀螆止痛,散热消肿,理跌打,散瘀血,煲酒服;又干水止痒。
⑤《医林纂要》:补肺泻肝,除热气,去瘀血,敛阴。
⑥《分类草药性》:截疟塞鼻;酒炒敷鱼口。
⑦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麻疹,蛇毒,疥疮。
⑧《陆川本草》:消肿止痛,去腐肉。
治疮痈溃烂。
⑨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清热,利尿,接骨。
治尿结,黄疸。
⑩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用红糖混煎服,治流火(丝虫病初期)。
⑾《陕西植药调查》:健胃止咳。
酢浆草的拼音是[cù jiāng cǎo]。酢浆草: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体有疏柔毛;茎匍匐或斜升,多分枝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有3小叶,倒心形,小叶无柄。 花黄色,喜向阳、温暖、湿润的环境,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,抗旱能力较。
⑿《湖南药物志》:治发热咳嗽,心胃气痛,疮疡肿胀作痛,毒疮。
酢浆草与车轴草同框,三角尺上小叶为酢浆草叶。“心脏尖”是茎附着点
酢浆草与车轴草同框。
本草纲目:
「释名」酸浆、三叶酸、三角酸、酸母、醋母、酸箕、鸠酸、雀林草、小酸茅、赤孙施。
「气味」酸、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小便血淋。用酢浆草捣汁,煎五苓散服下。
2、二便不通。用酢浆草一把、车前草一把,共捣取汁,加砂糖一钱调服。不通可再服。
3、赤白带下。用酢浆草阴干,研为末。每取三匙,空心服,温酒送下。
4、痔疮出血。用酢浆草一大把,加水二升,一天服三次,有效。
5、癣疮作痒。用酢浆草涂搽,数次即愈。
酢浆草
这张图片主要看见的是车轴草,其中夹杂有酢浆草,您看见了吗?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